邮箱登录: CSSC邮箱 CSIC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365WM SPORTS国资动态 → 正文
经济日报:“丝路高铁”贯东西 宝兰高铁即将通车,西北地区将全面纳入全国高铁网
来源:国资委网站     日期:2017-06-29    字体:【大】【中】【小】

6月15日,宝兰高铁试验列车驶过甘肃秦安县城区。 李琛奇摄

从关中平原到陇东高原,从河西走廊到天山南北,被誉为“丝路高铁”的宝兰高铁即将通车,让这个夏天更富热力。

作为徐州到兰州客运专线的最西段,连接宝鸡到兰州的宝兰高铁是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最后一横的“最后一公里”,将从东、西两个方向,分别与已经通车的西宝高铁、兰新高铁连通,将西部高铁全面纳入全国高铁网。

8小时变3小时,这是宝兰高铁通车后兰州到西安的乘车时间变化,与此同时,兰州到北京、上海、广州的时间也将分别从17小时、24小时、30小时缩短到9至11小时。一条新丝绸之路高速通道横空出世,将遥远的大西北与华中、华南融入一日城市生活“交通圈”。

质量路:性能位列全国高铁线路前茅

乘车便捷筑路难。正线全长401公里的宝兰高铁途经特大、大中型桥梁101座,隧道72座,桥隧比占正线全长的93.4%,所经过区域被称为“中国地质滑坡博物馆”。

施工条件的高难度并没有影响宝兰高铁的高质量,在已经结束的联调联试中,宝兰高铁线路轨道状态、动车组动力学性能和接触网、信号系统等各项性能均达到国内高铁先进水平。

“高速铁路的高速度和高安全性、高舒适度源于线路的高平顺度和高稳定性。无砟轨道作为建设成果的最终表现形式,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关键。”作为宝兰高铁甘肃段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在质量把控上下足了功夫,该公司董事长史克臣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持续的线路沉降观测和科学的评估管理,在施工前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线路沉降缺陷,才能有效确保无砟轨道的质量。

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沉降观测技术,研发和应用了“线路沉降观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平差、上传以及分析处理、反馈“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仅在甘肃段建设过程中,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就在全线布设测段842个、监测断面9128个、观测点27226个,取得实时观测数据182.8万组,及时准确地对甘肃段355公里线下工程进行沉降监控和评估,为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和运营线路的平稳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作为铁路总公司确定的在建工程首批试点项目,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在宝兰高铁甘肃段全线推行“实验室和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原材料进场质量把关、试验检测数据自动采集、批量生产全程控制、成果记录历史追溯、质量状况快速识别”的全过程管控状态,有效确保了混凝土生产质量,从施工源头上保证工程的实体品质。

安全路:动态监控确保桥隧施工安全

在铁路隧道事故中,围岩渐变累积形成突变引发坍塌占了大多数,在桥隧众多的宝兰高铁建设过程中,预防这一点成为重中之重。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手段之一,但“人工读数、手工填写、纸质报告”的传统模式存在真实性低、时效性差等缺点。宝兰高铁甘肃段建设开工后,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针对西部地区黄土地质湿陷性强、稳定性差的实际,组织研发并在全路率先推行了集“现场数据采集、实时传输分析、动态监控预警、分层分级管理”于一体的“隧道围岩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系统”。

中铁四局宝兰高铁项目部副经理丁铁生说,这套管理系统可以直接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根据设定的不同预警标准,以短信形式将预警信息自动发送到管理者手机,“甘青公司的管理人员、项目部负责人和一线施工班组长的手机都安装了这套系统,第一时间就能收到预警信息”。

记者在甘肃段采访时了解到,这套系统覆盖甘肃段60.5座隧道144个作业面的3386个监测断面,为管理和建设单位的497个用户实时提供数据传输。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全路的推广,不仅实现了宝兰高铁施工近5年来桥隧施工的安全,也是我国铁路建设在安全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上的创新。

绿色路:把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坐落在秦岭山脉北麓的天水市麦积区三岔镇佘家门村,人均耕地1.6亩,其中平地面积仅有4分。2015年底,这个位于宝兰高铁小墁坪隧道出口和麦积山隧道进口处的山村多了两大块共110多亩的平地。

“我们两处弃渣场共占用佘家门村约100亩的荒滩和山坡地,施工完成后,我们将渣场改造成了110多亩平整的耕地。”中铁建大桥局宝兰高铁项目部安质环保部部长刘一震告诉记者,除了将弃渣场变废为宝,施工单位还对佘家门村的小河加筑了堤坝,疏通了河道,减少了洪水对村民的威胁。

宝兰高铁甘肃段桥隧比例高达91.6%,弃土弃渣量达到近3500万立方米,相当于长宽各1000米、高40多米的一座大山。这些弃土弃渣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置,不仅会加剧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而且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此,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确定了“结合主体工程和其他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变废为宝;结合水利部门河道防汛和小流域治理,筑堤固坝、补强防洪;结合国土部门土地整理,填沟造地、占荒还田;结合林业部门退耕还林,填壑平谷、占荒还林”的“四个结合”思路,实现了弃土弃渣的最大利用、临建场地的最小扰动。

除了佘家门村的耕地,在宝兰高铁施工中,建设单位还利用弃土弃渣支援地方建设,跟甘肃中医学院榆中校区、天水社棠工业园区等地方项目合作,实现了铁路与地方互利共赢、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

根据宝兰高铁施工沿线的国土、林业等部门统计,在宝兰高铁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变更弃渣场位置,使全线实际临时用地占用量减少了926亩,利用弃土弃渣填沟造地3258亩,占实际征用耕地的49.8%。同时组织施工单位在渣场上植草1034亩,在干涸的黄土高原上播下了一片浓浓的绿色。(李琛奇 陈发明)

来源:经济日报 2017年6月29日 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