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船舶集团 日期:2022-09-28 字体:
【大】【中】【小】
面对百年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下极为重要和紧迫。如何在宽广的全球视野中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内涵,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的新动力,中国船舶集团七一八所不断创新思路举措,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七一八所是集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军工科研生产及特种气体、氢能应用、新材料、仪器仪表、特种装备、健康养生等领域的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近年来,在中国船舶集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七一八所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化学、气体、材料”方向,在新发展格局中谋划定位,进一步突出精准创新、速度创新、效益创新、质量创新,走出了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聚焦国家战略 实施精准创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七一八所所长李俊华表示,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是七一八所的首要使命,履行好使命就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高纯电子特种气体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关键核心技术长期被发达国家牢牢掌控,严重制约了“中国芯”的发展;绿色能源转换及氢能应用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大意义;作为现代高技术产业的基础和先导的新材料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些国家战略需求,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我国科技产业的自立自强。
作为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主力军,七一八所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强化战略导向和顶层设计,突破科技难题。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技术优势,该所科学制定了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发展滚动研发计划、重点科技产业专项规划等,梳理专业发展路线图,明确了科技创新重点攻关任务,对标世界一流研究院所确定了科技管理提升措施,并定期召开科技创新专项工作会议,解决创新中遇到的难题,以强有力的战略为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七一八所已经形成了“特种气体、氢能应用、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和“仪器仪表、特种装备、健康养生”三大重点产业的发展布局,创新方向更加明晰,创新优势更加突出,创新效能日益显著,产业发展取得累累硕果。七一八所培育出的中船(邯郸)派瑞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双百企业”综合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已成为行业内产业规模大、客户覆盖广、创新能力强且具备参与全球竞争能力的头部企业;整合成立的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国务院“科改示范”企业,其新材料、仪器仪表、特种装备等技术及产品在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健康养生产品服务大众生活,走入了千家万户。
瞄准“卡脖子”技术 实施速度创新
突破“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突破的时间越快,越能抢占先机。近年来,七一八所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化工研究院所、为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提供支撑”的战略目标,积极响应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紧盯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迅速抢占新市场、发展新阵地,全力跑出科技创新发展的“加速度”。
针对特气产业,基于自身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高纯电子气体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七一八所开展了19种高纯电子特种气体的国产化研发,短短几年内,攻克了一项项难关,打通了一条条技术路线,顺利完成了研发工作,大大充实了产品种类,在推进特种气体关键材料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依托该项目,该所继续开展了“集成电路用含氟高纯电子气体制备技术与产业化”研究,针对7种含氟高纯电子气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氟高纯电子气体“安全合成—深度纯化—精密分析—高效混配”的完整工艺路线,加快了我国高纯电子气体产业国产化自主化进程,项目获评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截至2022年,七一八所已经具备电子特种气体及含氟新材料等50余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为满足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业对各类电子气体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针对绿氢产业,七一八所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制氢与加氢相关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重大装备样机及其关键部件研制及检测试验,近年来攻克了大功率水电解制氢核心材料、装备集成及控制策略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已形成单台设备产氢量0.5~2000Nm3/h的碱性水电解和0.05~200Nm3/h的纯水电解制氢设备产品体系,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七一八所打通了以氢能为载体、贯穿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储氢—用氢的能源互联通道,有效促进“绿氢”在绿色交通、绿氢化工、绿氢炼钢等大规模应用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该所还承担了北京冬奥会全部制氢项目的制氢设备研制工作,气象制氢设备连续十余次为“神舟”“嫦娥”“天宫”等国家重大航天任务提供气象保障,并作为国内知名的燃料电池高压车载氢系统供应商,为国家绿色氢能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与装备保障。
针对新材料产业,七一八所以“专、精、特、新”为特色,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附加值高的新材料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推动产业链水平向高端迈进,现已有催化类材料、导热类材料、难熔金属材料、氘代新材料以及三氟甲磺酸系列等15类80多种产品。2018年以来,该所攻克了氘代苯、氘代氯仿、氘代甲醇等6种氘代化学品的关键技术,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外进口产品水平。从“神舟四号”起,其研制的常温一氧化碳催化剂多次应用于航天器生命维持保障系统,常温催化氧化装置及催化剂产品成功应用于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环控生保微量有害气体净化子系统内。
“十三五”以来,七一八所获得授权专利362项,其中发明专利171项、实用新型专利191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累计5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50项,跑出了科技创新的“加速度”,强化了科技创新对七一八所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围绕成果转化 实施效益创新
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更关系企业的长足发展。“如果说速度创新是实现从0到1的突破,效益创新则是实现1+N的规模效益倍增。”七一八所所长李俊华表示,“七一八所始终坚持创新要为企业经济发展做支撑,向科技要效益,靠创新求发展,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使科技成果尽快走向市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七一八所制定实施了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积极探索科研与产业有效对接的新思路、新模式,强化科技与产业有效衔接转化的市场意识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责任意识,推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针对特气、氢能、氘代化学品、贵金属回收等重点科研项目,该所明确重要节点及年度研究目标,实施半月专报制度,加强项目监督协调,加快研发成果的转化。“十三五”以来,该所围绕产业发展开发了一批新工艺、新产品,累计11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转化,重点产业迅猛发展,重点产品迅速抢占国际国内市场,近3年在电子特种气体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水电解制氢设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对外出口30余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创新链上各个环节的融合和参与。近年来,七一八所大力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梳理科技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及市场需求,积极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突破关键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创新水平。该所先后与多家国内知名高校和国家重点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已与吉林大学合作开展氢能领域研究,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联合申报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省科技厅重大研发项目6项。该所还通过与国内知名家电企业合作,用2年时间快速研发出家电净味产品并实现上市推广,赢得了市场青睐。
要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并进入市场,产业能力建设也是关键。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七一八所加快产业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两地六区”规划,新增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肥乡特种气体新材料生产基地和天津分部研发生产中心相继投入使用,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特别是2017年肥乡特种气体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建设创造了船舶行业建设的新速度,随后,二期、三期相继建设,特种气体主要产品三氟化氮、六氟化钨以及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产能进入世界前列,为七一八所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创新动能的有力支撑下,七一八所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快速增长,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着眼长效机制 实施质量创新
提高质量和效益是适应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需求,也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七一八所以打造“质量领先型企业”为管理目标,将技术、管理和文化融入创新体制机制,保证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实现了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发挥战略引领和文化导向作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执行。七一八所深入落实集团公司“构建产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领先、军工核心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船舶集团”的战略目标,在新发展格局中谋划定位,确定了“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健康生活”的使命愿景和“建设世界一流化工研究院所、为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提供支撑”的中长期战略目标,确立了以“党建引领工程、创新驱动工程、能力保障工程、人才支撑工程、管理提升工程、底板强化工程”为内涵的“六大工程”,加快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以创新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更加健全,为质量创新提供了制度支撑和管理保障。
七一八所树立“质量第一”理念,在各项业务工作中落地落实落细。该所通过开展“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质量专项行动,强力推行精细化质量管理,注重质量宣传和教育,增强做好质量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规范了过程管控,全员质量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把质量管理作为底板工程,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工程,大力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强化落实质量精细化管理制度要求,加强产品研制、生产和交付后全过程的质量策划,开展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确保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加强和改进工艺技术,从源头促进质量提升,以工艺技术创新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大力建设中国船舶工业化学物质检测中心,增强试验和验证能力,夯实质量底板工程。
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强化技术平台和人才平台建设。“十三五”以来,七一八所持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累计投入科研经费超16亿元,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00余项,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该所整合和协调管理创新资源,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依托河北省特种气体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氢能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谱分析仪技术创新中心等11个创新平台,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支撑,提升了综合创新能力。七一八所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吸纳行业领军人物、硕博士等科技人才,员工硕士以上比例高达51%,建设了一支科技型人才队伍;加强科技人员管理和教育,通过建立职业导师制度、联合培养在职博士、组织专业培训、举办科技观摩交流活动及科技创新人员演讲比赛等,进一步培养科研人员创新能力。该所上下崇尚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越来越浓厚,鼓励创新、培育创新的土壤越来越肥沃,科技创新激荡出推动产业发展的澎湃活力。
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十三五”以来,七一八所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己任,坚持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经营生产规模保持了稳中有升、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谱写了建设世界一流化工研究院所的精彩篇章。未来,七一八所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的引领能力和驱动作用,始终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瓶颈,坚持创新价值导向,强化保障机制,加大科研投入,增强自主科研支持力度,全力推进重点攻关任务、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和成果转化,开展原创性、前沿性技术攻关,为服务国家战略性产业、服务国防军队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贡献科技力量。
奋楫者先,创新者胜。七一八所在“精准创新、速度创新、效益创新、质量创新”的工作思路引领下,将不断提升特种气体、氢能应用、新材料、仪器仪表、特种装备、健康养生等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化工研究院所、为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提供支撑”的战略目标。
| 记 者:汪 涛
| 通讯员:赵丽妹
| 责 编:王 琦
| 校 对:方 浩
| 审 核:项 丽/甘丰录